到1896年,亨利•福特在麦克大道他租用的厂房里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这成为底特律崛起的标志点。
我们上面,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价格的产生到演化为现代和未来极其复杂的价格体系,又用系统方法分析了系统价值--价格、系统效用--价格、系统费用--价格、系统因素--价格、系统结构--价格,可以看出,价值和价格是由各种系统因素影响和决定的,单一因素的价值、价格决定论,是极其片面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剩余价值论是片面的和非科学的,应当放弃。同样,财政因素对价格也会产生甚大影响。

我们上述的系统因素--价格分析,主要是研究完全市场价格或竞争市场价格,现代和未来价格体系的结构,是由完全市场价格、半市场价格、非市场价格构成的,我们还要研究是什么影响和决定半市场(半竞争)价格和非市场(垄断或政府)价格。供给与价格形成供给越大、价格越低的向下曲线,并认为两条曲线相交,达到均衡点,形成均衡价格。半市场(半竞争)价格,是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博弈决定的,或企业与与政府博弈决定,主要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贴息的政策,与企业费用和社会效用等综合起来决定的。我们先研究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生产费用(成本)对价值、价格的决定和影响。需求者是如何确定物品有无价值、多大价值的呢?是看物品对自己有没有用,或效用有多大,需求者是按效用来确定物品的价值,从需求角度,效用决定物品价值。
进入专题: 劳动价值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一边高歌猛进,高速增长,一边时时鼓噪,结构升级,结果是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结构升级却泥牛入海,了无成效。一方面,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很多拔苗助长后的短板,如现代化财富管理体系的缺失。
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此为标志,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的财富管理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另一方面,在缺乏透明度和约束的发展中,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规避监管的途径和手段,客户需求往往难以被放在产品设计的首要位置。由此,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亦即现代互联网的技术和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着这些基本功能的落实。银行除了关注内部数据,还需要纳入互联网数据,包括银行客户的痕迹和行为,从中分析出客户的风险喜好、投资偏好、个性特征等。
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通过互联网化、电子化、虚拟化的发展,不仅能创新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更容易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而且可以开发和培育更多适应E时代的客户,在传统薄弱环节以低成本开发潜在客户(不用设立分支机构和配置营销人员),如满足广大的农村领域财富管理需求。有鉴于此,互联网金融给财富管理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众筹融资,使得创业者有可能摆脱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等)的局限,从认可其创业计划的大众手中直接筹集资金,也使得消费者能够在主动参与到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同时,实现了新型的财富管理和投资。互联网金融开启大财富管理时代在此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理念,突如其来地震撼着传统的财富管理模式,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一方面,私人银行跑马圈地已留下恶果,逐渐沦为商业银行的零售部门,距离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平台依旧甚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高收入人群的需求。例如,在近期货币市场基金的网络化销售逐渐流行之际,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把零散的资金投入其中。
互联网信息和金融技术飞速发展,一是促进了以支付清算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融合,二是使得网络金融活动同时深刻影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传统业态,并且给其带来类似的风险和挑战,由此,使得涵盖不同金融业态的大财富管理平台在制度和技术上逐渐显现。第一,激发了主动财富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得大众化财富管理需求得到更大满足。2000年9月,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使得外汇理财产品成为财富管理主要工具。诸如此类的创新,能够为财富管理机构的资金运用开拓空间,形成新的良性投资回报与循环。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变得如此时髦,以至于如同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似乎只要把互联网与金融要素沾边,就变成了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第五,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发掘与整合,形成更准确的客户定位。

其中,支付宝公司推出的余额宝,就满足了许多网络购物者在资金待用闲暇之时,运用主动财富管理获得额外投资回报的需求。美国的Prosper和英国的Zopa是其中的两个成功例子。
到2007年,因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中资私人银行部的成立,业界高呼面向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元年终于到来。再比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居民财富管理活动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成本,智能手机的兴起让理财者能实时通过APP应用、移动互联网办理业务,社交媒体的出现让理财者能够实时与财富管理机构互动。此外,互联网时代也对商业银行提出挑战,因为金融数据的快速增长和高处理成本,导致数据处理模式必须有所改变。进入专题: 互联网金融 。实际上,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财富管理平台将逐渐跳出传统模式,如投行、信托、资产管理平台,或多层次资金池平台,而成为面向机构、企业、个人等不同客户,提供融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增值服务、消费与支付等在内的金融与消费服务超市型综合平台。另一方面,除了第三方财富机构,互联网时代还促使新型企业也逐渐加入到财富管理的产业链中。
2005年2月1日,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首推利得盈人民币理财产品。可以预见,这一基于支付领域的工具创新,将会对证券和基金业产生深远影响,并深刻改革居民的投资与财富管理需求结构。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B计划,成为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背后原因,一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通胀等因素引发财富贬值风险加大,跨境资产配置可能性逐渐提升,公众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迅速膨胀。
它只是从根本上完善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有助于一个贴近各类客户需求的、灵活多样的财富管理时代的到来。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资金的时空配置、风险管理、支付清算、信息发掘等。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使得传统金融走下神坛,并非与其对抗和完全替代,也不应被树立为新的金融神话。同时,互联网的最吸引投资者的另一个优势,是把财富管理服务的流程完整展现出来,服务更加透明化、标准化。其便捷自助的操作模式、低廉的费率、透明的信息和差异化的定价机制已经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强烈冲击。第四,降低了特定融资风险,并使新型的融资与财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
而引发硬着陆的潜在原因有两个:1.贸易冲击导致出口恶化以及农民工工作岗位的流失。那应该如何应对硬着陆呢?该银行指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走雷曼倒闭之后的路子:推出大量受益于超低利率的由政府主导的信贷和投资,并放大流动性的供应。
此外,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并拖累布伦特原油下跌30%。
最后,中国经济硬着陆将会使2013年全球GDP增速从原来的2.6%腰斩一半降至1.3%。这可能会是一个代价极大的错误:中国经济仍然失衡,中国GDP的近50%来自于固定资本形成总值,这一比例和1997年时的30%相比大幅增加。
此外,还要给私营企业更多的自由增长空间。近期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均较为疲软,许多投行和市场观察人士已经相继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且预计中国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将无法达到政府7.5%的目标。2.中国政府投资的不足或是信贷去杠杆化的失控。破产和失业率也将大规模的发生,并危及到金融和社会稳定。
另外,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在2012年年底时已经触及GDP规模的145-150%,这种高杠杆可能会加快螺旋下滑的情况。硬着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危害不管是什么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根据IMF的估计,中国制造业领域的过剩产能约为40%,一旦经济增速急剧放缓,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会加剧,这将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进而引发国内需求的螺旋下滑。
但这样存在一个很高的风险:如果挤压泡沫的过程失控,那将会导致很剧烈的回调,换言之,就是硬着陆。因为,经济中的产能过剩已经很严重,且这样还会进一步推高企业的杠杆。
CNBC近期援引法国兴业银行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已经不可忽视。但该报告也指出,其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测仅是一种极端的看法。 |